中共湖北工业大学委员会文件
湖工大党字〔2021〕64号
关于印发《湖北工业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
通 知
各院党委、各党总支,校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湖北工业大学“十四五” 事业发展规划》经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共产党湖北工业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审议,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中共湖北工业大学委员会
2021年11月11日
湖北工业大学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奋发努力、锐意进取,加快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的关键期。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教育现代化2035》等,特制定和实施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更加坚实的新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三个重点突破”、“三个显著提升”和“三个明显改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学科筑峰、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等五大战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成功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拓展了医学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博士、硕士学位点结构和布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8个一级学科上榜,C+及以上等次学科数位居省属高校第3名。工程学、农业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国际学术影响力前1%。
2.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推进,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教风学风明显好转,立德树人体系和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成绩突出,接连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芯片产业学院作为湖北省首个挂牌成立的现代产业学院,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大学生在国家级学科及科技文化竞赛中连续斩获最高奖项,2020年大学生竞赛成绩位居全国普通高校第64位。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茅。
3.科技与社会服务实现新进步。国家级项目、科研到账经费、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代表作、授权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奖励等主要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在省属高校中率先 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进“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工程”,科技服务湖北排名稳居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湖北省唯一试点高校,被国家科技部等9部门确定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4.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新水平。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总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师资结构得到优化,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新增“双聘院士”、“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人才6人,新增“百人计划”、省级人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省级人才52人次,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有所增长。学校培养了“万人计划”、“杰青”、“优青”等在内的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初步形成了支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
5.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500人左右,居省域高校前茅。获批省属高校首个国家科技部及教育部“111基地”、省属高校首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国家外专局中南地区唯一外籍英语教师职业资格培训“TEFL In China”培训中心、湖北省首个且唯一省级“国际化示范学院”等。师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省级“111基地”及高端外国专家等引智项目获批数、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具有国际化研修经历的师资比例、具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的学生比例等国际化指标均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通过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留学生峰值达1000余人,其中学历生70%以上。
6.资源保障及服务得到新提高。连续两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增各类建筑2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南教学区,轻工大楼、机械综合实习实训大楼、羽毛球馆、网球馆等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功能分区得到进一步充实优化。完成了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体育馆改造、道路刷黑、校园亮化绿化等升级改造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三馆”同步建设,馆藏资源不断丰富扩大。获批湖北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单位,被认定为“全省示范数字档案馆”,提升了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固定资产大幅增加,生均教学科研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等多个指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发展的基本办学条件薄弱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7.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湖北工业大学章程》和《湖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积极落实《湖北工业大学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学科专业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干部人事制度、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改革,在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出了新机遇、改出了新气象、改出了新发展。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提档进位的强大动力。
8.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以“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强化了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等一系列推动思政工作改革举措,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经验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等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综治年度优胜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十佳书香校园”等10多个荣誉称号。
(二)大有作为的机遇
纵观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转折,学校改革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1.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提供机会窗口。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催生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给人类生产生活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的垄断不断被打破,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催生新的培养模式,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催生新的科研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方向与学校深厚的工学学科体系紧密相关,同时,发展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进一步凸显了“工业大学”的优先发展地位。学校应积极把握历史契机,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主题寻找新的学科增长极,更好地发挥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带来更大作为空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快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强省建设,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重大而又迫切的要求,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区位优势。学校应立足当下、赢得未来,谋划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湖工大担当、贡献湖工大力量。
3.省政府赋予建设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至少2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至少10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力争更多高校进入全国百强。2018年,学校被省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标省“双一流”建设方案,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是省政府的明确要求和重要部署。“十三五”时期,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部分办学指标如生源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表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前茅。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自觉投入“双一流”建设,争取早日进入省属高校第一方阵。
(三)空前激烈的挑战
“十四五”期间,伴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学校面临诸多压力、挑战和困难。主要体现为:
1.国内外竞争加剧。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学术交流与教育资源互联互通的难度增大。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湖北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加快,各级政府致力于“扶优扶强扶特”,各高校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学校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
2.高等教育变革加速。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创新不断突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学校面临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革新的重大挑战。全国教育大会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学校面临能否通过战略调整和治理能力提升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动力的考验。
3.支撑保障能力不足。随着学校成为一本招生院校、博士授权单位,对学校筹措资源的能力的要求更高。目前学校面临优势特色学科发展不充分,领军人才储备不足,教师队伍活力不够,标志性成果显示度不高,新工科建设还需加快,办学经费持续紧张、办学资源特别是校园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难题,资源保障的困难问题将会日益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目标与思路
“十四五”时期,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持续增强,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弘扬“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全方位服务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积极参与和支撑科技强省建设,以特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同发展为重要途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竞进提质,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二)办学定位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聚焦优势特色,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办学定位:
服务面向:立足湖北、服务工业。
学科特色:绿色工业。
办学层次:完善学士、硕士、博士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
学科门类:以工为主,文理艺经管法教育医等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绿色理念、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奋斗目标: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三)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着力抓好“四个聚焦”,大力推动“四个融合”,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努力确保“四个走在前列”。
1.着力抓好“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一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以“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追求卓越”为导向,着力凝练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开展一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为培养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流人才、开展绿色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二是聚焦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在重点学科和重点平台上培育或引进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汇聚名师中加快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围绕“四个面向”[1]及绿色工业发展的需要,优化、整合、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落实激励约束政策,鼓励交叉融合协同,注重育新培优,大力推动绿色工业发展的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的科技攻关,提高投入与产出比,提升承担国家级项目、产出高质量成果的能力。
四是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设的需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三型三化”[2]校园软硬件环境,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2.大力推动“四个融合”
一是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项目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传统学科数字化、智慧化、低碳化赋能为主要着力点,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推动不同学科协同科技攻关,着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二是产教融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联合科技攻关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衔接、“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发展。
三是科教融合。实施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努力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性互动。
四是国内国际融合。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教育资源互学互鉴,融合发展。实施国内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教师国际学术竞争力提升计划、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计划,推进境内外合作办学,加强与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3.扎实推进“四大工程”
一是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实施“135+”学科发展战略2.0版,按照“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思路统筹各类资源,持续加大绿色工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不断彰显优势和特色。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实施“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双万”专业及课程建设,优化教学与学生管理;实施本科生质量提升计划,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提档升级扩容计划,积极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培养方案,严格各项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学术能力。
三是科技创新工程。围绕绿色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力实施绿色工业科技引领计划2.0版。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第一完成人(单位)国家级奖励的突破;实施国家级科研平台突破计划,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实施科研管理能力提升计划,探索校地、校企协同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四是育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有灵魂有品位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推进“三型三化”校园建设,实施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程和校园文化提档升级计划,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硬件环境、制度环境及文化环境不断改善,育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努力成为全国文明校园。
4.努力确保“四个走在前列”
一是人才培养走在前列。确保人才培养条件、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全国竞赛成绩、深造率、毕业生就业质量、校友影响力及教学质量工程等核心指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二是科技创新走在前列。确保在部分工业领域形成科研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制造强省、科技强省建设中发挥支撑保障和引领示范作用,科技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指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三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确保毕业生就业湖北、校地企人才平台共建共享规模和水平、校企科技项目合作规模、人才及科技支撑区域发展等方面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四是国内外合作发展走在前列。确保教师、学生国际化教育经历、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及水平、国际学生及教师人数、中外合作科研平台及项目、国际会议等核心指标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四)发展目标
从当前到本世纪中叶,学校肩负使命担当,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5年,以“双一流”高校建设为重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核心办学指标稳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方阵,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绿色工业学科特色和制造业学科优势进一步彰显。
第二步:到 2035年,以一流的学科专业、办学条件、管理服务,实现卓越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贡献,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部分优势特色学科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基本建成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绿色工业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制造业主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大幅提升,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建成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三、任务与举措
(一)强化专业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
1.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更优、更实、更强着手进一步优化“721”体系,大力实施“721”人才培养模式和短学期实践2.0版。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现代产业学院为重要抓手,不断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大胆探索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培养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短学期实践更加规范、更有实效,推进思政教育进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课程创新、绿色理念教育取得实效。
2.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对接“双万计划”做好一流专业建设。坚持需求导向,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建设,增设新兴交叉融合专业。对标一流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认证标准、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芯片、智能制造、大数据、数字媒体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新工科视域下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开展微专业建设,开展新兴专业探索推进。持续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
3.大力打造一流课程。对标“国家一流课程”标准、绿色工业发展的需求和最新的科技前沿,以提升课程效率、培养学生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能力为目标,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好课程主渠道作用,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4.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德育建设,聚焦“五个思政”,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体系。持续推进智育创新,构建现代工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的覆盖面和获奖质量。推进体育教育,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课程体系,打造学校体育运动品牌。深化美育教育改革,构建“学校通识美育+学院专业美育”二维美育教育格局。强化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
5.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改革。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集专业管理、课程管理、教材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教务平台。开展学生行为个性化数字分析与应用。
6.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强化教学常态监控机制。完善全周期、全过程、全角度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完善并实施各教学环节持续改进闭环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自下而上的质量文化建设,构建自查自纠的质量监督机制。
(二)加大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力度
1.持续推进“135+”学科发展战略。以3个优势学科群、5个特色学科群、1个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为主导,夯实绿色工业学科群建设,实施“135+”学科发展战略2.0版。找准对接行业产业,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突破,加大人才集聚,汇聚创新资源合力,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技术产业化,力争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上实现突破,推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快速成长为世界或国内一流学科,带动一批支撑学科成为省内一流学科,不断提升学校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
2.不断优化完善学科布局。以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为目标,建立学科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根据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原则,通过动态调整、授权审核等方式,布局增列对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有强力支撑的基础及应用学科,以及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求较大、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博、硕士授权学科,将学位点布局与学科规划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学校学科布局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3.统筹协调学科资源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成有限资源,对“优势学科群—特色学科群—新兴交叉学科群”分层分类建设。按照“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思路,构建资源配置的联动机制,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强化绩效导向,引导各学院对建设资源投入实行统筹管理,处理好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成效。
4.不断创新学科发展体制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导向,强化学院是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主体,构建“学科为基础、学院为主体,学科群统筹、部门服务指导”的协同管理模式。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学科群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探索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破解重大问题和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不断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流动、以任务为中心的科研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绩效考核,提升学科整体创新能力。不断理顺学院与学科的关系,规范学院设置,稳步推进相关学院与学科的调整。
5.创新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学校—学院—PI团队—导师—学生等全方位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制定激励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质生源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进一步完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优化各学科专业招生结构和比例。建立健全科学的招生选拔机制。推进博士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选拔模式。
6.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考核+创新论坛+分流淘汰”工作,促进中期与终期培养全过程管理有机衔接。加强研究生管理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7.狠抓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结合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
8.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选树立德树人优秀典型,发挥优秀导师示范引领作用。改革创新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完善导师培训体系。建立导师资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导师队伍良性竞争机制。
(三)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1.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根据学科总体布局和发展的需要,有重点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与学科建设发展相衔接。积极探索形式灵活多样的高端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制定实施“南湖学者”等政策措施,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
2.加强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和管理运行机制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服务型的管理人员队伍。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推进专职科研队伍、教学辅助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提高科技产业和后勤服务队伍的职业能力水平。
3.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教师队伍的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对各学院及学科高水平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深入探索和加强团队绩效考核方式的改革。完善绩效分配办法,建立适应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绩效激励机制。实施分类绩效评价办法和动态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各类人才培养与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4.完善教师终身发展机制。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获批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发展培训校内专家队伍。
(四)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质量
1.改革创新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确立科研评价的质量导向、创新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学术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2.持续实施绿色工业引领计划。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质”主题,围绕绿色工业发展或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瞄准绿色工业科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提高国家基金项目和各类重大项目的资助率,加强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3.加快构建一流创新体系。按照“做实、用好现有平台,整合、提升、打造高端平台”的思路,实现重点建设学科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人文社科基地全覆盖,力争国家级科研平台新突破。积极服务科技强省,主动融入湖北实验室、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在湖北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
4.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为契机,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收益分配等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强校内中试熟化基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国家技术示范转移机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作,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转化示范项目。
5.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坚持“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对接湖北省“高校创新能力综合提升工程”和“服务乡村振兴教育工程”等举措,全面推进与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平台,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特色,以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整合学科、人才、团队、平台资源,开展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研究,全面提升我校社会服务能力。
(五)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1.建立健全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在地国际化”[3]发展战略,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将国际化发展理念及措施融入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新格局。实施学院独立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学院及师生积极主动性,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纵深发展,构建大外事工作格局。
2.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实施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海外学分互认及国际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的渠道。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建设计划。加强专业国际认证。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3.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合作。实施教师国际学术竞争力提升计划。加大国际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加大外籍专业教师的聘请力度。积极探索实行海外高层次人才灵活聘任模式。鼓励教师与海外学术伙伴进行1+1结对互学互鉴。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选派教师赴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加强教师海外研修考核与管理。
4.深入推进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实施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持续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及项目培育,大力支持跨国科研团队的组建,积极申报省部级国际科研合作基地或平台,催生高水平国际科研成果产出。充分发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争取在国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国际成果方面取得新进展。
5.精心打造“留学湖工”品牌。实施“留学湖工”品牌计划。加快来华教育发展步伐,适度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提高硕、博士来华留学生人数。建设来华留学教育品牌专业,探索留学生趋同管理,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及管理水平。积极申报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推进境外办学项目及海外校区建设。
6.继续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深入贯彻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加强“中非工业创新合作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鲁班工坊及孔子学院的申报及建设。鼓励师生开展国际问题研究或参与国际组织项目,组建跨国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好学校官方英文网站,不断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与社会声誉。
(六)改善办学条件与公共服务
1.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事业发展需要,调整校园功能分区。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实训中心、巡司河西岸(湖工大段)综合治理、美育育人环境改造、保障性租赁用房、电气大楼维修改造、学生宿舍楼、综合体育设施等建设项目。拓展资源建设湖北工业大学科技园。
2.稳步推进校园新基建。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全面推进信息网络、智慧校园、平台体系、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学校教育新空间,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3.推进“三型三化”校园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制,改善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完善绿色采购制度;积极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设备重复购置。
4.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重点,完善强化监管职能。改善校园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后勤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5.加强文献资源和数字馆藏建设。建设多样化信息主导的智慧化图书馆,创新图书资料服务与管理模式,满足日渐增长的多样化的图书与文献资源使用需求,构建以学科服务为基础的文献情报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向智慧档案馆转型。
6.拓宽渠道争取办学资源。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增强与政府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积极争取各种财政补助和各类政策性资源。加强与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办好“教育发展基金会”。
7.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建立教职工薪酬收入稳步增长机制,完善师生员工特殊困难帮扶机制,做好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养老保险上线运行工作。全力推进教职工住房改革。加强校医院建设,提升学校公共卫生防控、健康服务工作水平,建立教职工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大力提高食堂、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质量,推动校园公共服务软硬件不断升级。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实际需求,搭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平台。
(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广大师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学校党委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中的领导作用,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切实增强党建工作合力。完善党建考核办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党组织延伸,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引领、成长成才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学院党委(党总支)的政治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巩固拓展“五个思政”建设成果,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创建全省重点马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长效。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推动学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提档升级工程,抓好文明校园创建,营造优美、洁净的工作和人居环境,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好党员干部政治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养,加强干部队伍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构建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任用选拔良性机制。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政治监督,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统筹推进清廉湖工大建设,不断深化拓展作风建设成效。坚持警示教育、纪法宣传、文化浸润同步发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持续推动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以高质量纪检工作服务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6.加强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离退休工作。团结和凝聚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八)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1.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按照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革新治理理念,整合碎片化的治理结构,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制度牵引、机制创新、管理增效。
2.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深化科研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针对重申报轻建设、大成果产出不够、支撑地方改革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扩大社会合作,提升服务湖北的能力。
4.深化评价服务体系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好学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和合理性。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后勤保障运行机制改革。
四、组织与实施
(一)健全规划实施组织领导体系
1.加强重大工作研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及时研究和解决“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组织开展学校发展思想大讨论,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建立以总体规划为总领,专项子规划为支撑,学院规划为基础的发展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学校各单位(部门)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关键指标,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确保高质量完成。
3.确保年度工作要点与规划的衔接。依据发展规划切实制订好年度工作要点。各单位(部门)要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各种举措和办法,提出每年度具体工作安排,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规划。
4.推进重大工作任务项目化。依据发展规划确定建设专项,建立建设专项论证审批制度。加强学校经费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明确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通过项目实施有效促进发展规划的落实。
(二)加强监测评估强化绩效管理
1.建立规划实施的反馈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学校有关部门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分析,有效的把握规划建设的总体进展。
2.建立规划实施的调整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校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经过一定的审议程序后报党委常委会批准。
3.建立规划实施的问责机制。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提高规划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担负起规划实施责任。学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考核,并把考核检查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资源配置和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湖北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 2021年11月11日印发
[1] 四个面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2] 三型三化:创新型、学术型、法治型、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
[3]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1999年,瑞典学者本特·尼尔森(Bengt·Nilsson)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春季论坛上首次提出“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的概念,随后作为一种新兴办学理念,得到欧洲国家大学的积极响应和推崇。其主旨是为了扭转传统国际化模式过于重视人员跨境流动而造成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经费开支大、效能低下等现象。“在地国际化”倡导高校立足本土本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国际性和跨文化维度融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之中,以有效提升全体师生国际化能力和跨文化素养。